在日本最麻煩的一件事倒不是搭地下鐵或是火車,而是公車。雖然說公車在日本也是非常方便的交通工具,京都亦有販賣公車的一日乘車券,使用關西二日券或三日券也可以免費搭京都的公車(大阪的一日乘車券也可以免費搭大阪的公車),給予搭公共交通工具的旅客優惠。而沒有準備零錢的旅客也不需擔心,因為公車內有可以找零的機器,用大鈔搭公車也不用煩惱會多付車資,但是只要想到要在哪一站下車,就著實的傷腦筋。
        
           雖然說在清水寺已經看到一位舞伎,而且是濃妝艷抹的,但是貪心的我還想見到更多。從清水寺走到五條坂搭公車,打算到祇園一帶逛逛,
在公車上「哇啦哇啦」說中文的我們,對日本人而言,一耳就可以聽破我們是外來客。運氣不錯,碰到了一位很熱心的太太,很主動地問我們要去哪兒。這下慘了,我又忘了事先把祇園(ぎおん,Gion)的日語發音給查出來,地圖又帶錯了(註一),所以只好硬著頭皮說"歌舞伎の練習場所(かぶきのれんしゅうばしょ,kabuki no renshuu basho)",沒想到太太很懷疑地重覆"かぶき?",該不會這裡的用法發音跟關東不太一樣啊(註二)?還好學姊有帶地圖,又開始了在地圖上的比手劃腳了,好心的太太在下車前把一張指引公車路線的資料留給了我們。日本人對旅客的熱心真是令人印象深刻啊!!

    順利下車後決定先把肚子給填飽後再繼續探險,日本吃的東西通常都不怎麼便宜,這也許是在日本的馬路上找不到啥麼胖子的原因吧(我亂猜的)!!我們找了一家類似我們熟悉的吉野家的聯鎖店(なか卯)吃午飯,聽說日本人挺愛吃鰻魚的,而且認為吃鰻魚能夠帶來元氣,所以就點了一客鰻魚飯(一碗飯加上一片鰻魚加上幾片海苔),將近台幣一百元左右,以價錢來看的確不怎麼漂亮,但是吃起來還蠻可口地。
   
           由於在下車處即可看到八坂神社,被其「重要文物財」的大字所吸引,於是我們吃過午飯後就決定到裡面逛逛,八坂神社是日本全國 "祇園社" 的總神社,並以每年七月舉行的 "祇園祭" 而聞名。八坂神社原稱 "祇園社"或"祇園感神院",在明治元年的"神佛分離令"(註三)施行後,才改稱 "八坂神社 "。八坂神社是祭祀的神祇是スサノヲノミコト(素戔嗚尊)、クシイナダヒメノミコト(櫛稲田姫命)、ヤハシラノミコガミ(八柱御子神)等。是祭祀日本神話中的神祇,相傳建立於齊明天皇2年(西元656年),但是對於日本神話不太了解的我,實在沒辦法多在這方面著墨,只知道素戔嗚尊是日本皇室傳說中的始祖天照大神(女神)的弟弟,櫛稲田姫命是素戔嗚尊的妻子,八柱御子神是他們八位小孩(太歳神、大将軍、太陰神、歳刑神、歳破神、歳殺神、黄幡神、豹尾神),素戔嗚尊娶櫛稲田姫命可有一段英雄救美的故事哦(詳見http://blog.xuite.net/btlin1/life/10707044)!!
八坂神社
         
         逛過八坂神社後,依據地圖的判讀找到了祇園跟花見小路,祇園可說有很多賣土產的地方,以價錢來看,沒有比較便宜,也不見得比較貴,可是日本的土產在這種觀光聖地的價錢都差不了多少,也蠻有特色的,如果說要買比較便宜的生八橋(生八ツ橋)及八橋(八ツ橋),關西機場航廈裡(還沒搭電車到候機的gate前)有家會比其他家便宜一點(以八橋為例,大概是便宜三十日元)。
 
    生八橋吃起來就像我們吃麻糬(我們家人都這麼說啦),只差在是三角形的而已,是京都的名產,京都到處都買得到。八橋吃起就像是脆餅或煎餅之類的,只是比較薄一點。

    而花見小路則是一個非常有傳統風味的地方,整條街道保持著古色古香的樣子,竹籬紅牆的茶屋、高級餐館料亭鱗次櫍比,聽說常有藝伎在些出沒,不過,或許是我們來的時機不太對(聽說黃昏之後比較容易看到),或許是我們沒有進入店頭懸掛“舞妓”小紅燈籠的店內,享受的歌舞陪客服務。所以只匆匆一瞥地見到一位沒上妝的藝伎經過。看樣子我們與藝伎間的「艷遇」只發生在清水寺啦!!
 
花見小路與祇園


後記:
    強烈建議把這個行程排在下午五點以後,這樣才有機會看到更多的藝伎,不然利用七月份或是正月七日的初寄り到這個景點遊玩也是不錯的選擇。利外鴨川一帶應該也有藝伎跟舞伎出沒處,因為我們逛到腳很酸了,所以沒有力氣走這麼遠,就搭公車回到河原町了。

以下一些網站供參考:
1.八坂神社(可以看到八坂神社維修中西門的原貌)
http://web.kyoto-inet.or.jp/org/yasaka/

2.祇園店街振興商組合
http://www.gion.or.jp/

3.京都市交通局(公車跟地下鐵)
http://www.city.kyoto.jp/kotsu/rosenzu/rosenzu.htm


註一:本來這一天的預定行程不是去京都的,但是我們還沒買大阪周遊券,所以吃早飯的時間才知道決定去京都,可是我的京都地圖放在八樓的房間裡,實在懶得在上去拿,不過,事實證明要去自助旅行,一定要帶地圖,以免字彙的音調、發音等等不太準確的時候,還有忘了這些地名的日文發音時,用來比手劃腳。

註二:日本的國土比台灣來得大很多,小小的台灣都有方言(同一種方言不同地方還有不同的說法),遑論日本了,我們在台灣學的是關東的東京腔,在關西有很多說法是跟關東不太一樣的,這一點曾經聽到日本神戶留學的日文老師說過(她說她剛到日本的時候,打開電視看地方台,以為自己到了一個異域,因為電視裡講的東西都聽不太懂,一直到找到了NHK【關東腔調】才安心了一點。老師還說千萬別說你學的日語是標準日語,日本人可不見得每個人都認為關東腔才是正統日語哩!!)不過,還有一個可能性,就是日本太太問地名,我卻回答她一串,而且是用了一個職業名詞當開頭…哈!!

註三:日本在明治元年以前神道教(日本傳統宗教)的神社跟佛教的寺廟是在一起的,這種狀況跟台灣的傳統道教跟佛教祭祀的神明都一起供奉在同一座廟宇裡的狀況是一樣的。但是明治元年的這一個政策其主要目的在於凸顯天皇的徹底親政,改變人心,之後發展成「廢佛棄釋」的運動,許多寺院被毀壞。在這一時期也有很多的城堡被毀壞,而變成了官廳、學校以及軍隊的駐地,也算是一種文化浩劫吧!!
(詳見:http://www.kippo.or.jp/culture_t/build/history.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c66118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